第224章 ,创作开始,航拍_重生大画家,有系统就是任性
笔趣阁 > 重生大画家,有系统就是任性 > 第224章 ,创作开始,航拍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224章 ,创作开始,航拍

  咚咚咚,敲门声惊醒正在沉思的姜哲。

  一个穿着薄羽绒服,扎着马尾辫的二十几岁的女子,站在门口,对姜哲说道。

  “姜老师,您好,运送材料的车已经到了。您可以去楼下领用材料。”

  “好。”姜哲跟女子走出房门。

  女子看到姜哲一个人,就问道:“您没带助手吗?”

  姜哲答道:“我一个人来的,没有助手。”

  女子热情的说道:“我帮你一起去搬东西。”

  “太谢谢您了。您怎么称呼?”姜哲边走表问。

  “我姓顾,叫顾倩。您叫我小顾就行。”女子虽然相貌平平,但是说话的时候,眼睛眯起,给人在笑的感觉。

  “那不行。”姜哲说道:“我还不到20岁。我看你比我大。嗯,我没别的意思哈。你就别叫我什么老师了,我不是老师。”

  他实在不适应这个称呼。某圈子把这个称呼叫烂了。记得以前听人说过,某个特殊职业,在一段时间内,喜欢称呼客户为老师。

  他内心吐槽的同时,对顾倩说道:“你可以直接叫我名字,我叫你顾姐。”

  顾倩摇头:“直呼名字,多不好,我的同事称呼会员,都叫老师。”

  姜哲觉得,这话好像更有歧义了。

  两人来回客气,最终,顾倩称呼姜哲为姜先生。姜哲叫她顾姐。

  两人来到停车场,看到这里停了两辆货车。

  姜哲在一位工作人员处签名,开始领用东西。

  其他人也过来领材料。姜哲排在后面,看到每人至少领到三大箱的耗材。

  轮到他时,一个搬运工人,边搬运箱子边说道:“您要的油画框太大,需要到工作间组装起来,等运上去,我们负责去装起来,您耐心等等。”

  姜哲说道:“谢谢您。”

  两位工人把三个箱子和两卷耗材搬下车。“这就是您的耗材。”

  姜哲快速查验了数目种类,没什么问题。他和顾倩,协助两位工人把耗材运到了工作间。

  “老师,您等一等,我们搬完东西,就来装画框。”

  姜哲说道:“二位辛苦,不着急。”他塞给二人每人一包烟。

  等工人离开,他开始拆箱。

  根据货单,先拆开一个箱子,把一组不锈钢材料,组装成一个齐腰高,四层的工具架,架子带四个滑轮,方便移动。

  接着着,他组装起两个木质画架,准备用来支撑油画框。因为画布太大,一个画架是不稳定。

  他继续开箱,检查耗材。

  两大卷材料是画布和画纸,一个箱子里装有各种媒介剂和不同型号的画笔,其中有两组画笔是加长的,方便创作大画。

  姜哲仔细拆开,分门别类的放到画具架上。

  剩下的两个箱子,以颜料类画材为主,品牌和种类与申请的没有出入。

  姜哲估算,这些耗材恐怕几千元也不止。自己手头已经宽裕很多,也是按需购买,不敢这么奢侈。

  两个工作人员,很快回来帮他组装画框。

  油画框慢慢组装起来,姜哲接着把画布展开,请顾倩和两位工人,帮忙从三个方向扯住画布,自己拿着钉枪,开始绷画布。

  为了后期创作的顺利,他很小心的调整画布的角度和松紧,直到最适合的程度。

  几人立起画框,用两个画架支撑。

  姜哲拿着一支加长画笔,比量高度,发现如果要描绘画面顶部,自己需要梯子,如果要描绘画面底部,自己需要坐在地上甚至仰躺。

  两位工人看到事情结束,告辞离开,顾倩帮他去借梯子。

  工作间里刚刚安静下来,随机响起敲门声。

  姜哲打开门,看到老马和他的学生站在门口。

  “马老师,曲老师,欢迎,”他把二人让进来。

  “我们来看看你这儿的情况。”老马一眼看到画框立起,油画布已经绷好。

  “呵,这么快?”

  姜哲看看左右,自己这里连茶杯和热水壶都没有。

  “哎,你别忙。”老马阻止姜哲。“我们就是来看看,我们那里也是什么都没准备。到新工作间创作,无论怎么准备都不如自己的画室。”

  三人聊天的时候,顾倩借来可以伸缩的梯子。

  老马对顾倩说道:“小顾,你跟着我们,去我们那里看看,还缺什么。姜哲,伱也来,咱们一起申请。”

  顾倩很细心的拿起本子,准备记下要求和缺少的物品。

  几人来到了老马的工作间。

  工作间中心的地板上,铺着几张大毛毡,毛毡摆着大号的宣纸。

  老马介绍:“我们打算把纸托裱一遍,拼成一张大纸,然后再进行创作。

  姜哲看到一排矮柜,已经摆上了笔墨纸砚,每一种耗材的数量都很充足。仅仅是研磨颜色的瓷钵十几个,还有捣碎颜料的铜盅。

  老马告诉顾倩自己这里还缺少的,生活物品,顾倩一一记录。

  “马老师,您看还缺少什么?”

  “暂时没有了。可惜,这一次的时间仓储,否则应该让定制颜料和墨锭,作为纪念。”

  顾倩笑而不语。

  “老马,你这要求也太高了。”张世新的声音从门外传来。

  他带着金羽铭过来串门。

  虽然相互之间有竞争关系,但这些人在相处的时候,能表现得关系亲密,甚至一些大尺度的玩笑让姜哲开了眼界。

  午饭之后,顾倩已经帮众人的工作间,准备了常用的生活物品,还帮姜哲借来电饭锅。

  姜哲蒸兔皮胶,开始制作第一遍油画底子。

  顾倩对这一过程很好奇,主动来帮忙,大大节省姜哲刮底子的时间。

  油画底干燥需要时间,姜哲打算利用这段时间先画草稿。

  从材料里找出几张水彩纸,按画布的比例进行裁剪。剩下的边角料,也没有浪费,剪成明信片儿大小,当做速写纸来用。

  姜哲先画了一副水彩草稿,不求成功,只是用来适应这种比例的画面。

  下午,顾倩通知,航拍的事情已经定下,时间就在后天。参加航拍的人有两个班次,姜哲在上午的一批。

  姜哲听到这个消息,十分兴奋,进而想到,自己现在的摄影技巧不好。他果断使用留下来的一次抽奖机会。

  可惜,这次的抽奖,把水彩画既能等级升到特级,没抽到摄影技术的奖项。后天,只能勉强进行拍摄。

  值得庆幸的是水彩画技能,在马上开始的创作中有用处,不会浪费。

  抽奖之后,姜哲就开始专心创作草稿。

  来之前,他对于这幅画已经有过构思,也画过速写。

  他首先把已经成型的构思放大,根据现有资料填充细节。

  这幅画以新的市中心区域为主题,向左右后方逐渐展开。

  远景,是城郊一片山脉,从东向西依次排开的城区城是中景,海边的景色是近景,同时,画中还要表现海湾和海天一线的知名景色。

  因为部分细节还不确定,所以,画面上留有余地。

  他接着画了三幅小水彩画,用来验证对画面色彩的思考。一幅是秋天色调,一幅是春天色调,第三幅春夏之交,雨中的色调。

  他三幅实验稿摆在一起进行比较,甚至实用系统审阅,也很难决定。

  姜哲一直忙到晚饭时间。

  晚饭,是画家们聚会娱乐社交的时间,也有人离开宾馆,处理私事。

  金羽铭和张世新悄悄离开宾馆,坐上一辆商务车,悄悄赶回市区。美术协会协会的不少会员,以各种理由离开,不在宾馆过夜。

  姜哲不管别人怎么安排,按部就班的推进自己的计划。他一直画到很晚,才去休息。

  第二天,姜哲在油画布上刮第二遍底子。其余时间,继续画草稿,把各种构思,落实到纸面。

  第三天,航拍的时间终于到了。

  天不亮,姜哲做好了出发的准备。

  协会派车,将第一批参加航拍的人,送到起飞地点,由专人培训他们各种安全注意事项。

  终于,他们看到了要乘坐的直升飞机。虽然是一架老式机型,没有电视中那么漂亮,但是,所有参与的人都很兴奋。

  一行人按照指示,坐上飞机。

  姜哲第一次有这样的体验。

  听着螺旋桨的声音,感受着气流变化,他忽然想到,能体验不同的经历,也是重生的美好。

  直升机缓缓启动,所有乘客免不了紧张。

  直升机离开起飞点,悬停在空中,姜哲感受着摇动,侧头看到所在高度的落差,顿时有一种眩晕感,急忙把视线转到机舱内。

  机舱里的几位乘客,此时都已经眯起眼睛。

  姜哲适应乘坐直升机的状态之后,开始稳定相机,准备拍照。

  他从高处俯瞰城市,各种建筑如一个一个的彩色方块。无数方块连接起来,铺设在大地上,形成特殊的秩序美。

  看着未曾见过的的城市景色,他按动快门,快速拍摄。

  直升机每经过一处新地标建筑,都会在空中绕圈。

  姜哲使用两台相机,轮流拍摄不同角度的照片。刚开始拍摄,还会考虑构图,随着拍摄数量增加,他放弃种种考虑,只凭感觉进行拍摄。

  直升机飞过老城区附近的海面。

  姜哲从高处观察迎着阳光的海面,按动快门,拍下波光粼粼的景象,拍下海天一色的壮美。

  这一刻,明媚的阳光,就像他的心情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aa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aa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